第一百零二章:好政策(2 / 2)

让大明重新伟大 月麒麟 2625 字 13小时前

刘吉等人当然有他们的好处,资历深能力强,懂得察言观色,见风使舵,也足够体贴。

但其代价就是,他们往往会以自己的利益为先,优先考虑如何保住自己的地位。

就像此前的万安曾经试图打压科道保住权位一样,现如今刘吉想要将枪口对准吏治,根本原因其实也在于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这个方案当中,都察院虽然看似是占据主导的那一方,但事实上,他们只是干活最多的那个而已,最后的裁决权依旧掌握在吏部的手中。

刘吉这个内阁首辅加上吏部尚书李裕,两方联合足以让所有事情,都充分的掌握在他们手中。

这显然是朱佑樘不愿意看到的。

这份章程很好,但它想要实现的前提条件,是都察院,吏部,内阁中至少有两个以上,品行足够过关,行事绝对公允无私心的大臣来主持,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以朝中现如今的格局,王恕勉强够格,但是他的年纪太大了,撑不起这麽重的担子,而且,光靠他一个人也不行。

所以,哪怕他对于尹直的这份章程很欣赏,也只能暂时搁置了。

这个小小的插曲,让在场众臣的心中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更提起了几分慎重。

因为他们忽然意识到,这毕竟是御前议事。

不管天子刚刚是怎麽说的,可毕竟天子还就在一旁听着呢。

这意味着,他们在讨论的时候,其实本质上不是要说服面前的这些人,而是要说服天子。

刚刚刘吉明显就是犯了这个错。

他觉得只要能够将在场的其他人给辩赢他就真的赢了,但谁曾想,在场众人虽然一时没能有合适的理由来反驳,可天子一开口就给否了。

君臣之间,毕竟有上下之别。

面对同级别的大臣,刘吉可以坚持己见,平等辩论,但是面对天子,他只能顺从。

因此一时之间,在场的众臣都有些沉默。

毕竟到了现在为止,天子只是否了整饬吏治的这个提案,但是天子具体心中倾向于哪个,他们却是半点不知,着实是有些无处着力。

于是,就在一片沉默当中,内阁徐溥目光微动,率先开口道。

「诸位,以我看来,朝廷诸事之重,还当以边防为主。」

「方才刘阁老说,自从延绥等处修建边墙以来,边境这些年没有什麽大的战事,这一点我是认可的,但是由此推得,朝廷边境并没有什麽威胁,恐怕不尽然。」

这种时候,不论是谁先开口,都显然是一次试探天子用意的好时机,所以,众人立刻就打起了精神。

户部的李敏李尚书,再次发挥了自己递话的功力,顺着往下问道。

「徐阁老此言何意?」

闻言,徐溥面色变得微微肃然,随后道。

「诸位当知,御边之策不可只着眼于现在,而应该顾及全局,提前准备,我大明与鞑靼之间对抗多年,屡屡措手不及,便是由于不能料敌之先。」

「故而我以为,制定边策不能只看当下,更不能只看我大明,更要同鞑靼的近况结合,近年以来,鞑靼的确未能对我大明有过多的威胁,但这只是过去几年,只有几年,怕是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