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惊喜
这一番话,再次让朱佑堂叹了口气。
钱啊钱!
归根到底,还是在这一件事上。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火绳枪的制造成本,和现如今明军常用的张弩相差不多。
但问题是,弩是冷兵器时代最精密也威力最大的武器,它不管是从使用成本还是培养成本上,
都要优于火绳枪。
而火绳枪相对于弩,最大的优势就是它在一定距离内,穿甲和散射伤害要更强。
但与之相对的,训练一支火绳枪的军队,要付出的财力和时间,却要比弓弩队要多的多。
而且,火绳枪的装填复杂,最优的策略,其实是和弓弩队配合,轮流发射,才能尽可能减少火力的空档期。
可这麽一来,就意味着要同时训练军士对火绳枪和弓弩的运用,以及武器之间的切换配合。
上面不管哪一样,都是要花钱的。
朱佑堂在心里默默的算了算,火绳枪的制造成本大概六两银子,张弩的制造成本大概五两,
正常训练的情况下,火绳枪的维护成本算一年二两,张弩算一年一两。
但这不是最麻烦的。
最麻烦的是消耗,弩箭是冷兵器,所以可以回收,尽管也会有损耗,但每个月最多补充一两银子左右,也就差不多了。
火绳枪的弹药打出去,可就是打出去了,按照一斤火药加上其他的辅料,算一两银子,可以制造十颗纸壳弹丸左右,按照最保守的一个月一百发计算,一年要一百两。
这麽算下来,如果要组建一支三千人的火绳枪军队,哪怕是按照弓弩手和枪手一比二的数量来计算,那麽,每年的弹药消耗,武器补充,加上军饷,棉衣等各种必需品,一年的军费至少需要三十万两白银。
而且,这还不算工匠这边需要消耗的时间和工钱,
要知道,朝廷每年拨给九边的军费,总共也才两百万两左右,这是整个九边将近三十万军队的数量,现如今,三千人的火绳枪队,就要消耗掉三十万两白银,不可谓不恐怖。
但即便如此,朱佑堂沉默片刻之后,还是道。
「钱不是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工匠,你是工部侍郎,又是火绳枪的制造者,你告诉朕,现如今工部可用的工匠有多少,这些工匠如果全部动员起来,一年能产出多少火绳枪?」
前纲没有想到,天子竟然这麽果决,沉吟片刻,他开口道:「回陛下,火绳枪最大的难题,其实是制造枪管,靠手中钻孔,需要工匠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才能造出一柄合格的枪管,现如今,臣手下营所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工匠不到五十人—」
「如果加上宫中兵仗局和王恭厂的工匠的话,应该能到一百五十人左右,再往上的话,可能就要徵召地方的工匠了。」
朱佑堂皱眉:「朕没记错的话,南直隶应该也设有兵仗局和军器局,那边能调过来多少人?」
前纲道:「回陛下,应该最多五十人,再多的话,恐怕会影响南直隶的军器制造。」
大明毕竟是有两百多万在籍的兵士的,他们用的虽然是冷兵器,但是,也是有损耗的,需要不断的补充,各地的军器局就是干这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