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拟旨草诏(1 / 2)

让大明重新伟大 月麒麟 2633 字 11小时前

第136章 拟旨草诏

这话问的,顿时让刘健有些无语。

但是,看着天子认真的神色,他还是不得不苦笑一声,答道。

「陛下明鉴,臣是大明的朝廷命官,受陛下天恩,食君禄分君忧,自然绝不会行此等逆之事!」

这个问题,换了谁来,也不可能有其他的答案。

但是,朱佑堂闻言,却不由一笑,道。

「说得对,既食君禄,为君分忧,这朝廷上下的官员军民,其实效忠的不是朕,而是朝廷,是大明。」

「官员们为了权,兵士们为了饷,百姓们为了安稳度日,谁也不是为了那虚无缥缈的上天之子「所以,卿家尽可不必杞人忧天,若有人图谋不轨,朝廷平叛便是,无妨。」

一句话给刘健说的有些哑口无言。

这番道理倒是没错,但是不知为何,他总觉得有哪不对。

但不论如何,天子显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刘健知道自己再劝也是无用。

因此,他也只能在心中叹了口气,然后默默告退下去拟旨了。

看着刘健离开的背影,朱佑橙轻轻摇了摇头。

其实他刚刚的这番话,是有那麽几分强词夺理的意味的。

要分辨清楚也很简单,那就是这世上之事,不是都会走极端的。

朱佑堂的巧妙之处,在于他把一件复杂的事情解构成了纯粹的二元论。

也即人们对天人感应,要麽信,要麽不信,又或者说,是效忠于朝廷的人,要麽是为了利益,

要麽是为了信仰。

结论被推到了极端,自然就容易辩驳许多。

但事实上,真实的情况远远要复杂的多,往往是二元叠加的状态。

对于天人感应,大多数人是信的,但涉及到利益的时候,又没有那麽信,往往处于一个如信的状态。

这就导致了,舆论的宣传是很重要的,人们处于信又不信的状态的时候,事实上就可以被引导向任何一端。

这就是刘健所说的,当朝廷放弃天人感应的理论的时候,必然会有人把它重新捡起来,打着这套旗号造反作乱。

包括朝廷的这些官员,军队,他们的确是为了钱粮和权力,才为朝廷做事,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认为自己是在辅佐正统,这二者是可以叠加的。

而打破天人感应这套理论,其实就是放弃了后者,而只依靠于前者,这显然是自断臂膀。

对于这些道理,刘健仓促之下没反应过来,但朱佑堂是非常清楚的。

但还是那句话,不破不立,这一步若自己不踏出去,总有一天,会被别人逼着踏出去。

到时候,可就由不得自己了!

坐在殿中思索了片刻,朱佑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吩附道。

「宣翰林学士李东阳,礼部尚书周洪谟觐见。」

内侍恭声应是后下去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