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 · 感同身受(2 / 2)

牧遥行的身影出现在脑海时,双蝉才知道为什么她这么地难过。

昌蛰言说得没错,她确实在感同身受,但不仅仅是焦晗月,还有牧遥行。

“放弃”一词,最开始就是牧遥行教给她的。

师父有很多好友,她说是年轻时候闹腾,喜好结交朋友,总是去勾栏瓦舍玩耍,遇见落魄的不落魄的,都会帮一帮。

十个人里留下来一个朋友,也算是赚到了。

她成为了牧遥行以后,这样的“一个”又缩减,留下的人里最让双蝉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落款“灵阳”的来信之人。

对方时不时给师父寄信,有时候会送来些奇奇怪怪的玩意儿,河底的淤泥、敲掉的松果、灰扑扑的石头非说是翡翠……

牧遥行很爱收到这个人的信件。

灵阳还经常将一些新文誊抄下来,寄给她。

牧遥行看到了各地的文人墨客留下的文章,“乖”之演变,便是从灵阳的信件里看来的。

双蝉也得到过对方的赠予。

那是一本棋谱,据说是灵阳游历在某处山巅寺庙,与庙里的人换来的。

双蝉很喜欢。

牧遥行说,这是你不认识的灵阳居士,以后若是有机会遇见,唤她一声师叔也可以。

双蝉第一次知道,原来师父也是有师父的。

伯仲叔季,灵阳排在牧遥行之后,所以是小一点的称呼。

冬日下雪,灵阳寄来的新信中,是一道围棋的题,有人在寻求解法。

她的文字在说,真如,你破来回我,我送去它该去的地方,我找到了法子。

() 行是一个错过了定段赛年龄限制的人,也许双蝉有夸张,小孩子就是这样的,芝麻也以为是天一样的大。

但根据双蝉的情况,加上他对牧遥行的正面看法,佛华采觉得她八成是一个不错的围棋天才,具体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此时再回忆,双蝉痛彻心扉。

她的师父,本该是最好最好的棋手。

焦晗月说,她不想快乐围棋。

可是牧遥行,在青山县的小院子里,守着她一日日教那些自己早就学烂了的东西。

双蝉终于明白,她第一次赢了师父的时候,为什么她会那么激动。

因为牧遥行终于有了对手。

暌违十数年的真正对手,稚嫩,年轻,昂扬。

像曾经的她,像那一场千金擂台。

于是牧遥行难得地写了家信,向她父亲问好;

她给灵阳去了信,探寻有备无患的第二条脱身之路。

斥千金摆下擂台的李真如,再次斥巨资请来了五湖四海的棋士,来与她的徒弟对弈。

她活了过来。

却又死在了双蝉快速成长的时候。

棋待诏那一天,李真如就已经失去了她的围棋。

牧遥行每一次下棋,都在剜她自己的心。

焦晗月不是独一无二的天才,但她对围棋的热爱一点不比其他人少,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围棋就是她的生命一部分。

师父也是这样。

区别在于,她是独一无二的天才。

她们都硬生生地,把围棋从自己的身上割掉了。

双蝉因此感同身受。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可这个世界上有将心比心。

所以痛苦是沉重的,悲伤是不知不觉就成了汪洋的。

她捂住了脸:“好痛。”

师父原来这么地痛。

【作者有话说】

[鸽子]

第74章·调整\x\h\w\x\6\.c\o\m(x/h/w/x/6/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