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1 / 2)

来的通州老太太,和自己的皮肤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我喜欢眼底不黑的母妃。”萧宴宁趴在秦贵妃怀里说:“母妃就要好看。”什么人来,什么人走,秦贵妃都要精精致致才好。

每天美美哒,取悦自己。

秦贵妃的不安也被皇帝察觉了,在老太太即将入京时,皇帝还特意前来永芷宫安慰了秦贵妃一番。

话未挑明,但里面的意思无非是不会让人为难她和萧宴宁。

秦贵妃听罢莞尔一笑:“臣妾听皇后娘娘说过,母亲性格极好,是极易相处的人。只是臣妾到底未曾同母亲见过面,一时有些惶恐。让皇上担心了。”

“有朕在,不用惶恐。”皇帝低声道。

秦贵妃看着他,眼睛亮晶晶的,里面满是信任和欢喜。

皇帝看着她低声笑出声。

该来的总会来,躲也躲不掉。

通州老太太虽被封太后,但还未被正式加封为皇太后。大抵要等皇帝为生父追加庙号、谥号之后,并把生父神位奉于太庙,地位和历代皇帝相同,享受和历代帝王同样的香火,那老太太就是真正的皇太后了。

如今因为身份问题,在迎接方面必然不能按照皇太后的礼制,要是皇帝执意如此,大抵又是一批人以命相谏。皇帝这次倒没这般行事。

老太太入京那天,太子率领众皇子相迎,同行的有为数不多的臣子,主要是礼部官员,并非百官。

萧宴宁作为老太太的孙子自然也在迎接老太太的队伍里面。

他们一大早就在城门口等待,入城门的这一路,前两天就已被清扫了一遍,正所谓黄土垫道,清水洒路。

W?a?n?g?址?发?b?u?y?e?ī?f?μ?w?e?n???????②?5????????

城门前,禁军两侧守卫,看热闹的老百姓站在禁军身后,扯着脖子往里面看的,都想见一见宫里的贵人长什么样。

太子他们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

好在城门前够宽阔够大,还有地方坐,不至于一直站着,要不然四个小时,就萧宴宁那小身板,早就扛不住了。

等有侍卫前来禀告,说老太太的队伍离送城门还有三里地时,太子携众皇子起身等候。

这皇子间的站位其实也有讲究,按照身份和礼仪规范来排列,当遵循嫡庶、长幼、爵位和皇帝旨意等顺利排列站队。

皇子中身份最贵重的自然是太子,其次其余人身上都没有爵位,便按照长幼顺序站立,于是年龄最小个头最矮的萧宴宁站在了最后。

其实皇帝本来想以萧宴宁年幼为由,想他站在太子旁边,以便太子照顾他一番。

但这个想法被秦贵妃拒绝了,秦贵妃道:“几个孩子去接祖母入京,母亲也好久没见几个孙儿了。小七还小,说话又不知分寸,站在太子身边扰了祖孙相聚就不好了。”

于是迎祖母入宫站位顺序就那么定下了。

三里地,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萧宴宁的小腿都站麻了,他看着自己的小腿悄悄跺了跺脚,又酸又麻的感觉传遍四肢。萧宴宁木着脸想,再过一会儿他怕是要坐在地上了。

还好,在他快要忍不住时,终于看到了老太太的仪仗队伍。

看到队伍,人立刻就兴奋起来。明明不能坚持了,但这一刻又升出无限力气,这股气儿一下子就把身上刚才的疲惫、无奈、烦乱都给创飞了。

仪仗队伍缓缓而来,两边人群沸腾。

最前面是禁军侍卫持以明黄为主红蓝为辅的凤旗、象征着金木水火土的五色旗、和各种装饰性的幡、幢仪仗旗,以金瓜、斧钺开路,风声凛凛,旗帜翻飞,威严肃穆。

中间则是老太太的车驾,四周由宫女、太监和禁卫护佑。

老太太车驾之后,还有其他车架、轿辇,都是随同老太太入京的人,都是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