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7(2 / 2)

看到和梁靖有关的人和事,总会莫名其妙联想到远在边关之人。

季洛清看着突然发笑的萧宴宁显然一愣,萧宴宁自然不会说出原因,他朝季洛清再次点头离开。

季洛清学问是真的好,性格又耿直,不偏不歪,这几年在京城很遭人追捧。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八月份的秋闱必中,待到明年二月的会试,若能得个第一名,那他便和秦昭一样是连中六元的之人。

萧宴宁还是有点了解那个皇帝爹的,有点爱慕名声,也喜欢做锦上添花之事。

一朝若能出现两个连中六元之人,那在史书上必然得留下个美名。

再者,季洛清确实有真才实学,考试期间只要不用脚写,定然没问题。

不过一些吃饱闲着没事干的人总是拿季洛清和秦昭比,总是幻想两人要是同岁,那如今局面该有多精彩。

萧宴宁每每听到这样的讨论都觉得无语,在他看来,就算处在同一个年龄段,那也是季家有才子秦家有英雄,根本无需比较。两个有名且相貌出众的读书郎,一个手段圆滑,在官场上游刃有余,堪称世家典范,一个冷清却不孤傲,懂世俗却不沉溺世俗。

都是挺好的人。

也得亏季洛清性格冷内心强大,不是那种心思狭隘者,别人说别人的,他做他自己的,什么时候都不受影响。

若是寻常心高气傲者,早就被这些言论给刺激到了。

萧宴宁离开茶楼,站在大街上突然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宫里不好随便进,几个哥哥那里也不大欢迎他。

安王和梁靖回京也好,至少自己无趣烦闷时,可以有两个排解郁闷之地。

萧宴宁脑海里明明在想着安王回京的好处,然而他内心一片冰冷。

他冷眼旁观着整个事件。

安王这个时候回京,算是一件好事吗?

眼瞅着都快把西羌给彻底打趴下了,安王却被召回京。

表面上是芸妃母族出事,可萧宴宁却忍不住想是刘海和明雀从西境回京后对皇帝说了什么,让皇帝对安王起了疑心,还是有人想抢这份泼天的功劳。

这仗都打到了这个节骨眼上,眼下这场景,摆明是觉得萧宴和军中威望太盛了。

萧宴和要是真能带领西境军把西羌给灭了,哪怕他身上流淌着异族的血,他也是皇子中第一人。一个手中有实际兵权又有这般大功劳的皇子,到时就连太子都没办法压过他的锋芒。

所以,事到临头,安王只能归京。

皇帝呢,做出这个决定应该是考虑了多方面的原因。

但皇帝就不怕犯了临阵换将的大忌么。

也不会 ,萧宴和本来就不是那样的人。

即便是回京,也不会拿西境将士的命开玩笑。他会安排好一切,后面接替他的人只需要按照原定计划行事,至少不会出大乱子。

不过回京也好,萧宴宁又想,安王能在西境打仗打了这么久,朝堂上的流言蜚语就没断过。

有皇帝压着,粮草和军饷一直紧着西境那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