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下元节(上)
人在担忧受惧的时候,是很难全神贯注做好一件事的。
阿八自从得了祝明璃的许诺,再不做被无形野兽追赶的噩梦了,也再不用对着日日渐寒的天儿祈盼垂怜,每日只需做好手上的事便可。
大家对她的印象一直是“麻利但嘴拙”,但自从娘子来那一趟后,她开始展现出这年岁该有的鲜活气,话多了,笑也多了。
她仍同往常一般在各处帮忙穿梭,只不过现在会多嘴几句。
“阿姊,这样刮会慢些,还容易伤着手,你微微斜一点,用盆抵着使力便好。”
“阿婆,你不必一根一根理,你这般……”
“你二人换换位置可好?这样你刚好丢进盆,她顺势就能取。”
指点完旁人,算准时辰回到窑边,裹上厚布头,开窑门,取盘轮换。
别说窑旁站着的婢子啧啧称奇,作坊里所有人都忍不住感叹,有了阿八的帮忙指挥,干活确实要轻快省事不少。
于是祝明璃就见到生产效率从67%一点点往上爬,一直爬到了77%。到这个数,她已心满意足。又不是机器化流水线,指望100%实属异想天开。
一批又一批的货品从城外运至作坊,头先只需一辆驴车,后面增至两辆、三辆。
沈府车马行的掌柜颇为无奈。行里的好驴子被主母借走了多半,除了城里城外运货物的,还有各个坊内四处穿梭送货的。
不过由于驴车上的书僮人小嘴甜,坐在车上乐呵呵的模样招人喜欢,有人瞧见便上前打听这好驴子是哪赁的,倒给行里揽来几桩生意。
在这样紧锣密鼓的送货卖货中,下元节终于要到了。“三元”节源于道家,十三日至十五日,禁断宰杀渔猎。
行呗,不宰杀。一顿素尚可,喜肉食的许多人第二顿便馋了。
于是便想起了甄美味里的那碗“银丝玉汤”,汤鲜味美,一口气能咕噜咕噜全喝完,腹中熨帖。吃荤不见荤,喝点汤水,不过分吧。
于是十三日暮食前,熟客们纷纷前往食肆购买粉丝。仆役们排起了长队,前面待客的婢子忙不过来,还从后院调来了一个。
一家几口人,都想解解馋,隔壁房的阿兄阿弟,也可以送几包。反正耐放,万一以后还遇到这种情况呢?算了,再多要一点。
到最后阿青也跑过来了——买的量太多,有许多客人便定下明日一早送货至府,需要能写会算的人来招待。
如此忙碌下来,仅十三日暮间,堆在后半店面的粉丝就去了三成。阿青把定下送货的粉丝再清出来,如此,又去了三成!
跑完最后一单回来的书僮牵着驴车进了后院,见到阿青理着一摞纸张,高兴地蹦起来:“明日又跑!”
负责赶驴的车夫是个老翁,虽心头高兴,但也不至于像书僮那般外露,只是道:“明日一开坊,我就来接你。”
食肆宅子住的都是小娘子,且人手太多,她们都靠轮班
肃,场中隐有剑拔弩张之势。
沈令衡沉默地坐在一旁,精心地擦拭着鞠杖。
队友看看陆续入场的看客,又看看沈令衡,同周遭几人使了个眼色。
他清清嗓子上前:“平清,今日来者许多,连我阿娘也来了。”
沈令衡抬头瞥他一眼,只觉得莫名其妙,那眼神分明就在说:你阿娘来了干我何事?
对方也觉得这个话头没起好。众所周知,沈令衡这臭獠一身倔脾气,最不能提的便是和他阿娘有关的事儿。
许是祖上征战的缘故,他生了一双长手长腿,灵活有力,球技在众人里十分突出。可打马球从来不是一人之功,讲究个配合,这人一上场,就自顾自地击球、争球、截球,满场跑,仿佛这是他一人的赛事般。
所以即使有时一场下来,仅有他入球,招致的埋怨却比赞誉多。毕竟一人进球又如何,人家队伍配合得当,你一球我一球,累加下来就是比他们这队多,照样赢你。
一开始有人骂他怪他,他便与别人扭打在一起,后来大伙儿吃了亏,就学会忍了。
只因这混账仗着自己身世凄惨,打遍长安无敌手,管你是谁,打就完事儿。哪怕纨绔,也讨不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