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新的安排赶紧跟上(2 / 2)

土豆结实,也不是珍贵药材,没什么特别讲究。只是家养土豆大多放在长盆里,收获时一整个倒出,泥散开,土豆很好剥脱。地里的,就得靠一个个挖。

“没什么讲究,只是有些劳累。”说到这儿,想起了得备些小铲好松土挖泥,不可放过任何一颗土豆。

与亲卫商议妥当后,祝明璃离开书房,回到厢房,开始琢磨书肆的事儿。

这几日她一直在想,书肆能不能借用现代学校旁小卖铺的经验,弄些适合学子的零散杂货来卖?不必挤占书本的空间,只是引流,让来来往往的学子以后有任何需要的杂货,都习惯性顺道买了。

价钱、货品必然重要,物美价廉是根本,但更重要的是选品。

落坊后,天还未暗。“既云闭口鼓后、开口鼓前禁行,明禁出坊外者。若坊内行者,不拘此律。”坊内多多少少还会有百姓走动,但由于此时没有什么夜生活,所以也不会有太多行人,大多店肆也会在闭坊时跟着闭店。

这就给了祝明璃一些操作的空间。众所周知,夜里活动的,除了有钱有闲的富人,就是挑灯苦读的学生党们了。

若是天黑了需要点生活用品、学习配件的,还得等到明日下学,着急忙慌去东西二市购买。若是书肆能为他们提供,便能省去时间,书肆也能靠“批发”到“零售”,换取一些薄利。

只是夜里买卖,总需要人守着铺面,祝明璃需要和秀娘商议一番。若是秀娘不愿意,她也不可能逼人做事,无非就是再招个“销售”,在闭坊至睡前那段时间守守铺子。只是其住所又需操心,上次没在后院多逗留,不知可有空余房间没。

祝明璃也不急于一时,先在书房把选品单子列了出来。秀娘上次答应日常与生徒搭话聊闲,旁敲侧击一番他们需要何物,她这边列出来,去到书肆还要和秀娘商议一番再做定夺。

暮食时分,食肆那边来人,将这几日挣得银钱送到了沈府。

这次卖货量很大,但因为食肆出货时要统计,摆摊婢子卖货时也简单记下数量,所以清账并不难。

阿青虽然在算科上没什么天赋,但清账理钱绰绰有余,再加上几十年经营经验的阿翁相帮,二人很快就把银钱理清了,赶在闭坊前,先送到东家手上。

虽然掌柜觉得娘子不是那般“急功近利”之人,月底将账目银两递过去便好,但阿青往来城里城外,又听喜娘猜测娘子有急

用,便加快手脚提前将银两送了过来。

这正合祝明璃心意。装银两的木盒沉甸甸的,她拿起账薄扫了一遍。阿青把芋头片、山药片独列了一册,并未和其他混在一起,递给她的只有这些时日的入账与销量。可以看到,在往各府送出新品试吃后,销量迎来了小高峰,逐渐趋于平稳,在今日又攀得高峰,收益竟和前些时日加起来持平。

太好了,又被她发现一个大商机。若是能得酿出好酒,到球场卖,不敢想又能拓展多大的销路。

美梦放一边,实事先做了。

祝明璃取出部分银两,交给绿绮,吩咐道:“让人去作坊找到管事,之前说好的砌火床,可以动工了,最好在冬至前完成,材料工钱从这里出。”

所有的事她都记在心里,在心里一个一个勾掉计划:“再去问问先前在作坊上工的匠人,可有愿收徒的?还有签了契的首饰匠人,也问他一声,可认得靠得住的散匠愿去工坊教习。”阿八能以一己之力改善流水线进度,是系统吸引来的人才没跑了。她要广学多学,日后才能为祝明璃效力。

培养人才必然是一大笔开销,但没有投资就没有回报,祝明璃不介意在上面砸钱。只要她学成,光是把江南犁、铁搭等物做出来,用于田庄,收获的好处就已经够抵消投入成本了。

这么想着,忽然有婢子入院,小声在焦尾耳边说了几句话。

焦尾露出震惊的表情,旋即收敛,上前来:“娘子,二房的三郎想见见您,说是……想替人道谢?”最后一句是沈令衡吩咐完后额外加上的,毕竟以他的名声,若只是说想见祝明璃,别说三房怎么想,便是沈母也会觉得这小子又想惹是生非了。

————————

!!————————继续写,加更应该在晚上了

[53]第53章:土豆收获xhwx6\.c\om(xh/wx/6.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