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2 / 2)

仵作惊华 薄月栖烟 4108 字 4天前

马儿在迦叶寺喂的饱,脚程自然快,她二人不曾停歇的赶路,回京城之时正是日落时分,融金般的余晖洒在二人肩头,映出两张汗津津的孔,入城门一路疾驰,至大理寺之时,后一抹晚霞如缤纷的火舌般灿烂。

“大人!戚浔和周蔚回来——”

门值的差吏一声大喊,又回头对戚浔道:“大家在等你们!”

戚浔只以为这个“大家”是大理寺众人,可她刚走到台阶之下,却一眼看见大理寺正堂之中有许多人,上首位上,赫然坐傅玦,一旁覃文州和李廉也在,戚浔一惊,快步进堂中行礼,而后才诧异道:“王爷和覃大人怎么也在?”

傅玦不动声色的看戚浔,又看一眼明显挂彩的周蔚,宋怀瑾迎上来道:“戚浔,你去大理寺,是不是查到杨家的案子和京畿衙门的一桩案子有关?”

戚浔很是意外,宋怀瑾怎会洞悉?!

这时她又看向傅玦和覃文州,心底渐渐明白,傅玦也是看过李聪案卷宗的!

“大人,正是如此,卑职是觉得杨松有疑,又联想到在京畿衙门看过的案子,这才生疑窦,不过卑职并未凭据,此推测近乎奇想,这才想亲自去一趟迦叶寺。”

李廉这时忍不住问:“如何?你查到什么?”

戚浔忙道:“李捕头,覃大人,卑职此去迦叶寺,先是查问到杨松去斋戒的时辰,发现李聪两次出意外,杨松在迦叶寺,虽然表上他们并不认识,可杨松人在迦叶寺,便有行凶的可能性。”

“卑职还解李聪第一次遇险的经过,卑职发现,李聪被落石击中,并非意外,而是人为,这个人,很有可能是他的哥哥李赫,李赫谋害李聪不成,其杀人行径却被杨松看见,因事发之时,杨松也在迦叶寺后山竹林之中。”

李廉和覃文州皆是色变,覃文州问:“第一次意外是人为?可确定?”

戚浔立刻将他们如何试验,又如何发现山壁之上有石棱道来,“若是雨天落石,石头滚下去是不可能砸到李聪的,只有人为这一种解释,为试验个明白,周蔚还负伤。”

宋怀瑾早就发现周蔚受伤,此刻问道:“怎么回事?可严重?”

周蔚道:“没大碍,戚浔已经帮卑职看过,肩上没伤到骨头,上也是擦伤,还在寺内用跌打药酒,缓几日便能痊愈。”

宋怀瑾放下心来,一旁的傅玦却蹙眉头,周蔚此话说的不清不楚,照他的意思,看骨头和药酒是戚浔帮忙?傅玦削薄的唇角瞬间抿紧。

戚浔急说案子,便接道:“杨松彼时在后山看碑林,是早去围看者之一,而李赫在日事发后并未第一时间到场,后来出现,他却淋雨……”

戚浔又将寺内地形说完,“卑职怀疑李赫在说谎,他淋雨不是急赶回抄近路,而是在后山伤人之时被淋湿。至于李聪后一次意外,卑职问寺内看守车马房的师父,杨松日找由头去车马房,有足够的时间在李聪的马车上动手脚。”

戚浔将慧谨言详细说一遍,终下结论,“这两桩案子皆是疑点重重,如今又有如此牵连,卑职有理由怀疑他们是合杀人,而如杨梧是李家大公子害,那我们的调查便有更明确的方向,只是如今暂未寻到直接证据。”

宋怀瑾这时看傅玦一眼,“你说的方向,可是说李家在城西的茶楼?”

戚浔应是,也不自觉看向傅玦,她料定,这些线索,必定是傅玦的,可她却疑惑,傅玦是如何在有限的解中有此推测的?

“你回来之前,王爷一早便和覃大人到衙门,他的推断与你一致,他还说,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