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世子,我们有生意了。”
“哈?”莫少珩都以为听错了。
豆子继续道,“今天有好些人到我们街上,买了biangbiang面。”
莫少珩一愣,怎么回事?
以前不是打死都不进乌衣巷的吗?更别说买东西了。
他得去看看情况。
结果在面铺外,还真看到了来买面的人,都是来买干面条和调料回去的。
其实,莫少珩昨日在城门口所做的事情已经传开了。
他兑现了他的承诺,帮难民养孩子。
凉京的人还不知道莫少珩商业合作的事情,以为这些孩子都是镇北王府在养。
在他们看来,莫少珩这是在倾家荡产。
那难民的一句“多谢”也被人传得沸沸扬扬。
莫少珩不仅帮难民养孩子,还让难民随时可以带他们的孩子回去,没有斩断那血肉亲情。
他们扪心自问,他们是做不到的。
再加上难民的那句“多谢”,虽然达不到一笑泯恩仇的程度,但多少有点点那种意味了。
没看到,难民们都不再因为莫少珩的原因,抵触去修运河了。
说到运河,众人由不由得想起了,这个以工代赈以工代税修运河的提议还是莫少珩提出的。
运河对他们北凉有多重要,他们身为北凉人,能不知道。
一时间,不知道多少人保持了沉默。
细细想来,莫少珩回到北凉后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利于北凉,利国而利民。,
似乎,莫少珩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的可恨。
若不是以往的那些事情,称一声国之名士也无不可。
一个人怎么可能那么的让人觉得可恨,又那么的让人觉得有些可敬。
这种感觉除了那些难民,其实凉京的人也有。
太复杂了。
复杂到根本不知道用什么态度去对待。
沉默。
再加上这几日,biangbiang面的名声大涨,那些贵夫人还在继续炫耀着,她们儿子煮的biangbiang面有多好吃。
炫得没完没了。
那些也想吃一碗biangbiang面父母,就时不时要旁敲侧击一番他们家后辈了,不然她们一聚会,都不好意思开口和接话。
终于有人没有忍住,对biangbiang面下手了。
当然,他们还是不好意思亲自来买,这不,派了下人来买了呗。
事情的转变看上去十分的简单,但它却是人心理变化的一个过程。
十分的微妙,是好些事情综合下来的一个过程。
w?a?n?g?址?f?a?B?u?Y?e?ⅰ???????ē?n??????2???????????
虽然不可能所有凉京人一时间都有这种改变,但和一开始的被全城抵制,还是有一点不同了。
来买biangbiang面的人不多,但莫少珩差点感动得哭了。
他容易吗?
每天看着对面两条街那火爆的生意,再看看他自家的,他酸啊。
微小得不足道的变化,但打破了一种默契,莫少珩知道这其中的意义有多大。
而且来买的人,多是贵族家的下人,这就给百姓释出了一个信号。
如果是好东西,贵族的人能买,为什么他们就不能买?
南一还在抓脑袋,不就是卖出去了一点biangbiang面?
也不值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