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3(2 / 2)

除了这种方式以外,古人其实还有许多降温的方式,譬如自雨亭,房屋靠水而建,用水车把水运到屋顶,以此来达到降温的目的,同理,在房屋内,也有类似差不多远离的‘扇车’,算得上是古时候的风扇了;甚至连空调房,古代都是有了的,在地面挖一个直通地下洞道的洞,然后将这个小洞盖住。

由于地下常年恒温,打开盖子后,夏天就会又凉气上升,降低室温,冬天则会让室内温暖,可谓是冬暖夏凉。

风漪从系统中查到这些资料时,都不由惊了,毕竟在大众观念里,古代科技不发达,各方面都是落后的,但风漪没想到,古人对大自然的利用,谁看了都不得不说一声绝。

可惜比起冷巷来说,后两者显然只有富贵人家才做得起,并不能向下推广,所以风漪只打算将自己的寝宫和平常议事的宫殿用上这种空调房,别的还是用冷巷更为方便。

这也是为了更好的规划女阴城的格局,因为除了王宫和接待外宾的地方,女阴城内的房子其实是颇为‘自由’的,除了约定俗成的大道,很多人圈定都格外不客气,也很少会有人专门请人设计,长成什么样子的都有,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丝毫没有规划区概念,也不太防洪防涝,因此风漪仔细的规划了格局。

当然,这参考的仍然不是现代的城镇,仍然还是参考的古代的城镇,毕竟现代都有下水管道,古代可没有,所以该怎么排水,自然更多的也得参考古代。

因此,风漪设计女阴城四角有四组洼地,容水面积占整个城市土地面积的七分之一,这风漪依然是交给巫去测算的,毕竟她是个数学渣,根本不懂这些。

然后四个角也是城市最低的四个角,方便降雨落地时能够汇入这四个角,要知道,南方多雨可不是说笑的,女阴并不是没有洪涝的时候。

所以风漪设计城中心为最高点,到水池边时坡度是最平缓的,坡度为现代学城市设计的最佳坡度,路则铺上石砖,这样方便渗水,更不容易引发洪涝。

这些事要做起来,所需要耗费的精力与劳力都是很大的,尤其是四个洼地,风漪是打算以后等鰕姑人过来,底下接入地下暗河或是手动挖出个通道,便于双方通行,顺便还能在其中钓鱼养花,还有鰕姑那些小动物的。

虽然这还是没影的事,但那不重要。

至于内部的城市规划,风漪则设置了一个大的主干道为‘米’字路口,将城市简单的一分为四,并简单的分为外城和内城,王宫右边为粮仓,后为钟楼,再之后则是咸巫山,蛇谷以及突然战士训练等地,王宫从布局来看,是被四面包围的,处于中心,但实际上也不算城市中心,布局是比较靠后的。

风漪米字形分割,也不是以王宫做分割点,王宫只是作为了其中一条主干道的终点,方便高层上朝。

实际上,风漪一开始是打算以环形分割的,这样更不容易堵,但仔细考虑过后,风漪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做法,毕竟如今女阴人也不多,本来就不堵。

城市西边被风漪作为了商业区规划,交易东西、菜市场之类的以后都放那边,其中再详细划分卖吃的、穿的之类,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这种设计方法,太麻烦了,聚集在一起更方便些,反正小贩依然能通过走街串巷来卖些小东西,也不影响什么,以往女阴住得远的人也是需要专门腾出时间去集市的,也不算麻烦。

南边则作为坊事,屠宰区、铁匠铺、磨坊之类的工坊都迁入这边,作为上班区,也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