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这得走流程啊(1 / 2)

第412章 这得走流程啊

洛阳正月的大朝会,乃是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一次朝会。

一众宗室丶公卿和外国的使节汇聚太极殿,觐见天子,进行朝拜,外邦的使节还会献上贡物。

于正月初一,举行大朝会的目的,便是为了宣誓正统,彰显威严,怀柔远人。

自六镇丶河阴以来,北魏皇室威严丧尽,朝廷之政令不出洛阳,乃至于洛阳城都成了诸侯的跑马场。

何谈威严?

既然没有了威严,那麽举行大朝会的意义自然也只剩下了自娱自乐。

无论是元子攸还是之后尔朱氏推举的废帝,对于用大朝会彰显皇室的威严,属于是有心无力。

尔朱氏进入洛阳之后,对于孝文帝元宏的汉化改革进行了全面的清算,朝廷礼制变得极度的混乱。

元子攸等人很想要摆脱尔朱氏的影响,可却是做不到,没有这个财力,也没有这个能力。

元宝炬继位之后,百废待兴,直到去岁冬末,洛阳城大体上重建完毕,于今岁才正式举行了一场传统意义上的大朝会。

不过于群臣之前的,不是元宝炬的嫡长子元钦,而是李爽。

他带着百官公卿和外邦使节进入了太极殿,拜见元宝炬。

大朝会的礼仪流程很是繁杂,本来精通这些礼仪流程的官员很多,不过在尔朱荣弄死洛阳两千公卿之后,懂得这些的便成为了稀缺人才。

可尽管如此,一些细节在场的人或许并不清楚,可有一件事情他们是知道的。

引领百官公卿的,本该是北魏的皇太子或是宗室诸王,可如今却是秦王。

这位北朝真正的掌控者!

天策上将,位在三公之上,群臣避道,礼绝百僚!

看着走在前面的李爽,他身后的朝臣心情很是复杂,而那些外邦使节却是各有思量。

李爽带着众人进入太极殿,向着元宝炬拜年。

坐在皇位之上的元宝炬轻呼免礼之后,众臣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元宝炬的内侍在旁,拿出了圣旨,交给了丞相斛思椿,进行了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这份圣旨早就起草好了,内容也是斛思椿亲自看过的。

在日常埋汰了一顿南梁岛夷后,斛思椿便开始述说着功绩。

其中最大的亮点,便在于去岁进攻巴蜀,拿下了这块战略要地,并抵御住了梁军的反攻。

斛思椿主要的意思便是,在英明伟大的秦王领导下,他忠诚的可靠的义兄陈留王带着将士们用舍身忘我的精神,从万恶的岛夷手中解救了巴蜀的汉蛮百姓。

巴蜀百姓盼王师如盼甘霖,那可真是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在述说了一大段功绩之后,斛思椿进行了反思,并最终得出了结论。

为什麽短短的两年内,摇摇欲坠的大魏就能从尔朱氏肆虐的阴影之中,重新回复荣光呢?

全靠了秦王这擎天一柱啊!

由于内容太过谄媚,在场的公卿大臣听了都有些膈应。他们自动略过了斛思椿谄媚的部分,直接跳到了最后。

「……今以秦王之功,加封河北丶河南九郡十万户,为其封邑。」

又加封十万户?

众臣心中震惊,李爽的秦王府在中原本来已经有了十万户封邑,如今已经到了二十万户。

要知道,这些可不是虚的食邑,只能收点钱粮作为薪俸,秦王府是真的能够对所在封邑的百姓进行治理,拥有着制定法律丶徵税丶徵发劳役丶组建军队等权力。

关东四姓,崔卢郑王出身的或与之关系紧密的公卿大臣对此,十分敏感。

如果只是将新攻占的巴蜀的土地作为秦王封邑,他们不会有意见,反正跟他们也没有关系,可是中原的土地,跟他们关系大了。

李爽是要跟他们抢食啊!

先前的十万户和封地,乃是李爽用打败尔朱氏的胜利者和尔朱氏遗产的继承人双重身份继承,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尔朱荣原本太原王爵位下的封邑。

河北的一众世家对此已经相当警惕了。

不是他治理的不好,而是治理的太好了。

李爽实在是太卷了。

世家豪族跟自己佃农约定的是六四分成,当然,不同的时节和地方还会有所调整,可秦王府直接免税两年,还用极低的价格租赁耕牛和农具,主打一个白来的土地不心疼。

当然,世家公卿明面上对此也不好说什麽,可河北的百姓,的确已经人心浮动了。

如今,李爽又向前拱了一步,加了十万户,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河北百万户迟早都是姓李的。

要反对给李爽加封十万户,朝堂之上的公卿也能拿出种种的理由。

比如战乱刚刚停息,朝廷治理下的编户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如今加封了秦王十万户,朝廷会变得更加困难。

不过,李爽并没有给这些公卿机会,就在斛思椿合上了圣旨的那一刻,主动走了出来。

「臣虽有功绩,然社稷艰困,不敢受此恩赏!」

斛思椿听了这话,很快反驳道:

「大王之功,足以彪炳史册,若不受此封赏,臣下何安?」

很快,贾显智这帮北人公卿也走了出来,纷纷在反驳着。

「朝廷之恩德,在于赏功罚过,秦王不受赏,岂不是在败坏朝廷法度?」

斛思椿等北人主打的就是一个你不拿不行。

你要是不拿,这朝廷的法度可就败坏了;这朝廷的法度败坏了,将士们不能安心为国家征战;将士们都不安心为国家征战,这大魏就要完了。

总之,秦王要是不接受这十万户封赏,大魏就要完了。

这帮北人公卿人数少,可声量却相当的大,压过了其他世家出身的公卿,让这些人很是憋屈。

当然,也不是这帮世家门阀出身的大臣辨不过,主要是这帮北人公卿比这些世家公卿更懂得物理法则。

经历了六镇之乱和河阴之变,这帮北人公卿深切的知道了一个道理。

理,不打不明!

尔朱氏权势鼎盛之时这帮北人公卿是这麽干的;尔朱氏玩完之后,这帮北人公卿还是这麽干的。

当下,一众世家出身的公卿看向了元宝炬,将最后的希望放在了他的身上。

你好歹也是皇帝,别人都这麽跳脸了,你得支棱起来啊!

可元宝炬坐在御座之上,一脸兴致缺缺,提不起兴趣。

最终,在万般无奈之下,李爽只能被迫接受了这些九郡十万户的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