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和千百年来的问题不同,这次缺乏不是参加科举的读书,而是缺乏能写能算的读书人。
这也是千百年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这是变局时代,是任何一本佛经都没有预言过的时代。
法严和尚最终还是选择信任何心隐,不过这一次法严和尚同样要求以土地入股,何心隐也欣然同意。
不过何心隐对于商业上的事情答应这麽爽快,法严和尚反而更加担心了。
以他对何心隐的了解,他办学以后会不会给学生灌输什麽私货?
日后若是闹出事情来,会不会把楞严寺供出来?
法严和尚最后还是选择睁一只闭一只眼,自己都这个岁数了,闹出事也是下一代方丈的事情了。
——
六月二十五日,苏泽来到工部。
这一次,苏泽感觉到了气氛不同。
当他踏入工部的时候,不少工部官员都出门围观,见到苏泽都远远行礼。
在苏泽来到万敬公房时候,负责引导的工部官员更是对苏泽行了一个隆重拜礼,这才匆忙离开。
苏泽这下子有些明白了,为什麽高拱说,政治就是人事。
自己提议给京师官员建造廉租房,就获得了官员上下一心的拥戴,这是以往那麽多重要奏疏后从没有过的事情。
这也是苏泽获得威望值最多的一次。
带着些许感悟,万敬已经走出公房来迎接苏泽了。
「黄主事有结果了?」
万敬激动的点头说道:
「苏兄快请跟我来。」
万敬领着苏泽,来到工部内的一处试验场。
工部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六部衙门,不仅仅是因为工部内就有一座巨大库房,也因为工部内这些大小的试验场。
工部在京师城外还有一座炮厂和操练厂,工部内的只能算是小型试验场。
苏泽看到了试验场上盖起了一面墙。
工部主事黄宗禹正在这面墙前,指挥匠人测试着什麽。
苏泽就看到一些匠人手持各种工具,对着这一堵单独的墙面做着各种的测试。
苏泽和万敬看着黄宗禹做完了测试,这才走了上去。
「苏翰林,万郎中。」
黄宗禹连忙见礼,苏泽摆摆手,对着墙面问道:
「这是水泥钢筋做的?」
黄宗禹连忙点头说道:
「那日苏翰林说完之后,下官就砌了这面墙,昨天才完全乾透。」
黄宗禹接着说道:
「苏翰林真是土木奇才,下官测验了两日,这墙面的强度,足以承担三层的土楼!」
听到这里,就连万敬也激动起来。
皇帝下旨支持工部造楼,解决京师官员的租房问题。
这道圣旨发出后,就迅速引起京师士人热议,并且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
在热议之后,工部承担的压力是最大的。
苏泽方案能不能行,能不能建造出安全可靠的新式水泥土楼,这些都是要工部验证的。
黄宗禹第一时间得到了场地和经费,这面墙就是用来实地验证钢筋水泥强度的。
现在黄宗禹说强度没问题,也就意味着新式水泥土楼真的可行。
「但是。」
黄宗禹说了但是,万敬心又一沉。
黄宗禹说道:
「水泥价格太贵,这样成本太高了。」
听到这里,万敬反而放下心来说道:
「黄主事不用担心,陛下已经投资建造水泥厂了,水泥价格应该很快就能降下来。」
但是苏泽却说道:
「这确实个问题,这面墙都是用水泥灌注的吧?」
黄宗禹点头,苏泽又说道:
「如果不用这麽多水泥呢?比如用砖?」
黄宗禹摇头说道:
「苏翰林说的是用水泥粘合,使用砖砌吧?可这样强度不够,无法支撑三层的土楼。」
苏泽说道:「不是用普通砖,而是用带孔的砖,将钢筋插入砖孔,再用水泥灌注固定呢?」
黄宗禹又开始思考起来。
正如苏泽说的那样,其实整个墙面都用水泥是很浪费的。
用钢筋将带孔砖串起来,再用水泥粘结固定,这可以节省很多水泥,成本不就降下来了?
大明本身就有很成熟的制砖工艺,不就是带孔的砖吗,根本没有太大的难度。
如果能节省水泥的用量,新式水泥土楼的造价会更低!
对于工部来说,必须要让群臣看到进度。
这样关系到全体官员福祉的事情,苏泽已经上疏请奏,皇帝也批准拨款,你们工部如果迟迟拿不出成果,罪责就都在工部头上了。
所以工部都明白这个道理,必须要尽快做出一点成果来,这样才能让群臣安心。
工部比任何衙门都迫切,想要造出一座示范楼出来。
万敬看到黄宗禹思考的样子,连忙问道:「黄主事,可行吗?」
黄宗禹又在地上写写画画,点头说道:
「如果能制造出合格的孔砖,确实能造出新式水泥土楼,也不会超过太多预算。」
听到这里,万敬立刻说道:
「我这就请示潘侍郎,先造出一座示范楼,安定京师百官之心!」
苏泽从工部出来,天色已经逐渐晚了,但是工部里还是灯火通明。
——
六月二十七日,京师的天气更加炽热。
就连水空调效果都不好了,苏泽更是窝在报馆公房不肯出门。
但是今天苏泽不得不出门了,中书舍人刘珺,带着阁老们的命令,召苏泽前往内阁议事。
苏泽盘算了一下,自己最近可都是「安分守己」,没有上奏议政,怎麽突然内阁要召见自己了?
工部那边方案也提了,听说工程进展顺利,到底是什麽事情内阁要召见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