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再起航
靠一份种植计划就想解决资金压力,简直天方夜谈。
但在徐闻香和黄建远看来,如果这份计划由陈家志拿出,那就另当别论。
过往一年多时间里,在他的指引下,江心菜场博中了太多行情。
更何况这份计划很详尽。
它不单是计划。
还包括了考察过程丶数据汇总丶行情分析丶自然灾害丶心里博弈等等因素。
也是徐闻香第一次看到这麽详尽的市场分析。
至此,她不再有疑惑,表态支持新一年的规划。
「陈总,如果你愿意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菜场管理上,我相信今年菜场利润同样能达到千万元。」
陈家志笑了笑,「我倒挺相信在易场长的带领下,江心菜场今年的利润也能轻松破千万元。」
易定干不由挺直了腰板。
答案都给出来了,他只需抄作业,按部就班的把菜种出来,实现今年的目标便不难。
同时也挑眉看了眼徐闻香,这女人敢看不起他!
「开个玩笑。」陈家志又说:「计划都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分配任务。」
「连州基地继续由黄川配合李才去跟,及时提供种苗等物资,监督对方按我们的要求种植。」
「增城迟菜心要9月份才播种,基地选址和建设都可以略微延迟。」
「水东芥藉助遮阳网等设施,除了三伏天,一年可种植多茬,目前市场反馈好,我亲自跟,场长敖德良。」
「在粤西的育苗场也是我去,方学林和郑中随行。」
都不是太大的项目,陈家志便没有劳烦两位股东。
但想到有关上海基地的规划,他也给两人准备了任务。
「徐总丶黄总,还要麻烦二位继续向菜场推荐优质客户,像上次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客商就挺不错。
尤其后面几个月可以多推销西兰花和芥兰的订单。」
完整的种植规划虽然陈家志没有透露,但徐闻香也知道芥兰和西兰花分别是江心菜场和上海基地后续的侧重点。
她没有犹豫,「交给我,就算不能提前拿到订单,也把信息传递出去。」
陈家志颔首道:「西兰花可以多看看日本市场。」
西兰花是给上海基地规划的作物,走日本市场会更方便。
「好。」
分配任务很顺利,从上到下都很配合他,而很大原因便是一份种植规划。
这让陈家志感到了微微的压力,此次同样没有记忆优势,完全是凭他的经验和市场嗅觉。
跟着他便又组织了生产会议,准备部署近期的计划,决定适当的搏一搏。
一上来,他便发问:「有谁还记得去年春节前的行情?」
「荷兰豆!」
「菜心价格也还可以。」
「去年元旦有寒潮嘛,元旦后春节前菜价都不错,最牛逼还是要属荷兰豆!」
「那可不嘛,卖得太过瘾了。」
很多人都还印象深刻,尤其是荷兰豆,几乎是挥之不去的记忆。
那个月,菜场从上到下的人收入都创了新高。
陈家志笑了笑,「大概是准的,但也有误差,荷兰豆的价格从元旦后就一直猛涨,菜心也挺不错。
但快到春节时,菜价就开始下探,春节过后,就开始猛跌。
再结合今年的行情,你们想想,有没有什麽体会?」
生产部的小组长每天都会有碰头会,其中也不乏对市场的讨论。
易定干说道:「去年元旦后菜价高,但很多菜农没赶上那波行情,估计早就后悔得拍大腿,今年就种得比较多。
像荷兰豆,市场部说行情很一般,市场上走不动货。
菜心等菜也类似,最近都降温了,行情也被压制着反弹不起来。
但没有荷兰豆那麽极端。
所以,我觉得前一年的成功经验只能参考,不能照搬。」
郭满仓丶敖德良丶黄日新丶郑中几个经历了去年行情的人都深以为然,甚至有些后怕。
有了去年的战绩,他们今年其实也想过种荷兰豆。
只是被否了。
也还好被否了。
很多种植户过于疯狂,去年没种荷兰豆,没经历寒潮的阵痛,只知道价格高,今年便猛干,然后就栽坑里了。
陈家志赞道:「分析得都还挺不错。」
郭满仓不解的问:「现在粤菜的行情普遍一般,为什麽最终选择了芥兰?」
市场部的丁宏也说道:「芥兰在最近的行情里应该还算不错,按理说种的人应该不少。」
陈家志笑了笑,「我们只是侧重点在芥兰,行情徘徊了这麽久,迟早会有反弹,只是我认为反弹最厉害的应该是芥兰,尤其是中号和粗号的芥兰。」
「至于原因嘛,按我的观点,芥兰目前行情主要是被拖累了。」
「根据我们的调查,市场上芥兰供应量其实在降低,只是其馀平替蔬菜过于饱和,压制了芥兰价格。
但随着温度降低,芥兰后面一两个月的供应只会下降,不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