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凑古城留了几百老弱阻挡了张邰一天,张邰率军攻到城下,这些老弱便直接投降了。
按照俘虏的那些老弱交代,他们的渠帅名叫张余,一开始是从平原国安德县起事的。
张余听闻新来的刘使君颇有仁义,不愿与刘备交战,所以见了刘备的旗帜便退避,眼下准备退往黄河以南的高唐县。还特意交代了古城的老弱,只需守一天便开城投降,以免无谓送死。
白是太平道老夥计了,手下全是真黄币,但黄币军中没人没听过张余这个名字,这多半是其他贼人自称黄币。
待张部追到渡口时,张余的部队已经上了船撤往了黄河南岸,临走之前还把渡口连同剩馀的船全部烧掉了。
张部与白也算是成功拿下了龙凑,但问题是,渡口和船只都被烧了。
任何势力在撤军的时候都会烧掉渡口这种交通枢纽,这事是无法避免的。
但这就使得刘备和关羽张飞一直无法汇合。
当地熟悉环境的向导倒是能用羊皮筏子过河,并且成功的传了关羽的信回来关羽的信向来比较详细,他和张飞目前已经占领历城。这是青州西部的交通枢纽,北边是济水,东边是济南东平陵,西边是兖州济北,南边便是泰山。
占领历城同样没有经历苦战,因为历城目前没有黄币,官员与豪族全部逃离,只留下一群无衣无食的黔首。
关羽很奇怪这种现象一一既然历城没有黄巾,为何官员豪族全部逃了呢?
而且历城这种交通核,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青州黄币没有盘踞此地可以理解,因为朝廷大军来青州的第一站一定是历城。但郡兵或当地豪强却是正该驻扎于此的。
可历城也没有郡兵和土豪武装,这就使得关羽无法寻求地方人手协助,只能孤军作战。
随后关羽向高唐方向出兵,但在济水受阻,张余的上万黄巾大部队就驻扎在济水北岸,双方都难以过济水,只能隔河对峙一一两边都能隔着济水看到对方,
这种情况双方都没法退,谁退谁挨揍,算是耗着了。
同时,历城南边有大量泰山贼出没,为保历城不失,张飞便只能留守城内。
这通信仅传了一次,而且刘备已经没法回信了。
因为仲夏已至一一黄河下游的洪汛期到了。
这年头的黄河凶猛无比,河道下游泥沙淤积太严重,河床与两岸的地势是一样高的,以至于水势捉摸不定,时不时的就得换条道走,年年都有洪泛。
而且,黄河南岸高唐县一带还有张余的部队守着。
这几个月,无论是过河还是重修渡口,都是在拿命开玩笑。
抢修堤坝保护田产才是目前的重头戏,要不然黄河泛滥淹了田,又有十万民众随刘备来平原,人多粮少,怕是得陷入饥荒。
但张余不与张部交战,见军即退,烧了龙凑渡口,却又在济水阻挡了关羽渡河北上一一这种行为当然不可能是因为「不愿与刘备交手」,毕竟关羽领着刘备中军,也打着刘备的旗帜。
刘备能看出关羽自前的情况有些艰难,南北都有敌人,又得不到外援,虽然没有直接受攻击,但实际上仍是被困在了历城。
历城没有了豪族大户,关羽短期内又无法与刘备会合,这就意味着关羽张飞的部队会存在后勤补给困难,而且这个困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
只是关羽向来都更乐意自行解决问题,没到山穷水尽就不会在军报中提『困难」二字。
「诸君,目前事务繁多,我等需得分而制事,诸君可有自领之事?」
刘备召集部下开了个会,打算把各事务分开解决。
以前刘备这里原本是没有例会的,议事也比较简单,常一言而决。
贾翊觉得这样容易导致各方沟通不足,便定了规制,每隔五日必须开一次议政会一一和小朝会的周期一致,也不知道贾谢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
而且贾制定了各部办事流程之后,各司负责人目前还不太熟悉事务流程,
经常都要向刘备请示事项。
工作效率确实提高了很多,刘备的事务也就一下子翻了几倍,搞得刘备不得不每天卯时起床反倒是贾谢的活儿似乎清闲了不少。
这大概也算是作茧自缚了,但每个团队刚从小团伙性质进入正规化流程后都是如此,在过渡阶段,老板一定是最辛苦的那个。
刘备虽是老大,但他本人也要遵守已经制定下来的规则,要是早上起不来,
左沅会把他摇起来,还指使俩奶娃拔他胡子。
刘备胡须本就稀疏,经不起这种折腾,结果天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感觉像是重新过上了牛马生活。
与卡姬亲热都得白天抽时间,免得睡到清晨被左沅带着娃跑来掀被子。
刘备可不愿过这种牛马日子,上辈子已经过得够够的了,他还指望着能学习一下曹孟德,到处鬼混多纳几个漂亮小妾生孩子玩呢,毕竟多生孩子确实是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目前急重事项有五。」
贾翊向来是最有条理的那个:「其一,修整河堤疏浚河道,以防黄河洪泛淹没河北粮产;其二,沟通历城,与关丶张二位司马相互得援;其三,安置流民,
屯田备荒;其四,肃清安德丶般县等地贼寇,使平原得治;其五,重建龙凑渡口。」
「自领修整河道之事,若河道得治,龙凑渡便可重建,两事可并行。谢已查过河道形势,翊将徵募五千人做此事,请主君调拨钱粮即可。」
贾谢自己领了最难的任务一一他工作其实是非常积极的,只是习惯性的不愿牵涉军心民心之类的事儿。
「安置流民屯田之事已成一半,平原民心皆向主君,此事并不难,雍还需半月即可结此政。但十万民置于平原北,已新成大县,需要有人管制以免生乱。」
简雍开口道:「请主君向朝廷举荐白代平原都尉,使其镇束本地。」
在正式会议上简雍也是称刘备为主君的,虽说简宪和平时向来豪放不讲礼数,但在正经场合却挺严谨。
白话少,点头谢过了简雍,并未开口再领事务一一简雍推举他代理都尉,
约束十几万外来民众,保障根据地,这已经是极其重要的军务了。
「肃清贼寇之事,部自请出兵,或需一月。」
张部言简意咳的领了军务。
随后,众人不再开口一一沟通历城,与关羽联系的事儿没人领。
贾翊见无人再出面,开口说道:「历城看似四通八达,但以自前形势实乃绝地。南北有贼,东西有兵,无论是官军还是贼军,谁据历城谁便会受困无法动弹,所以之前才无人占据但关司马是孤军入青州,无处安身,所以不敢弃城,也是稳妥用兵。」
刘备点头补充道:「但越是稳妥,便越会一直受困于历城。云长益德军中战马颇多,若是再不求变,恐怕云长就得缺粮了。必须立刻给云长传令——-让他马上放弃历城,直取西平陵。」
贾翊点头恭维了一句:「主君知晓大略,不计一城一地之失,实乃我等之福1
但问题是,现在基本已经没法过河了,怎麽去给关羽传令?
众人面面相。
赵云上前:「主君,云愿渡河去历城。」
「此时渡河与送命无异—」
刘备摇头,看向贾翊:「文和可有计出?」
「人力难敌天地之威,谢无计可出——」
贾谢也在摇头叹息。
「主君曾言让平凡人行非凡之事—
赵云抬头说道:「黄河天险难渡,但平凡之民却有过河之法,随主君来平原的民夫中有黄河渡工,曾言可从高唐北缓流水段以渡。」
「高唐北?高唐县已被那自称黄巾的张余占据,从高唐北渡河,岂非自落敌手?」
张邰有些不解:「子龙,此几乎必死无疑啊,那张余虽嘴上说不愿与主君为敌,但实则不怀好意。」
「诸君可能不知道黄河渡工是如何做工的羊皮为浮,粗竹为标,携浮标从上游漂渡过河,粗竹内装货物,往来河道运货谋生。」
赵云解释道:「尤其是大河汛期船只难渡,便正是他们以命换钱之时。且他们中有高唐人,与高唐当地相熟,或可不受黄币阻击。云通水性,愿领渡工水渡河,试取高唐——-此事若成,渡工便可编为水军,以酬其非凡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