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豆、豇豆等都已经发出了藤蔓,现在可以考虑架架子固定藤蔓往上生长, 这样有利于光合作用, 也方便豇豆开花、授粉,以及日后的豇豆采摘, 提高产量等。
得益于张老汉每天都出工拔草、驱赶鸟雀,这些蔬菜长势喜人,黄瓜、丝瓜、葫芦瓜等都长出了不长一截藤蔓,不禁如此,当初撒在家角落里的西瓜种子也长来了。
最大的那一块辣椒地出苗率非常好,又转到红薯地里看了一圈,一片翠绿覆盖了所有的土垄,上下两块地里都是红薯,品种都还不一样,虽然他没能从叶面上区分开。
种植最晚的土豆地里,和边上的红薯藤蔓比起来是要短小些外,凭他的肉眼完全看不出来有什么大小上的差别,除此之外,并无二致。
成片成片的菜绿油油,很是喜人,虽然这些蔬菜都长得非常好,可上面也有不少虫子,看了一圈下来,就数小白菜上的虫洞洞最多,看见这些小肉虫的贺子文呆呆站在地里,不敢动弹。
小小只的青虫子趴在小白菜上一扭一扭的爬行着,默不吭声的贺子文,敌不动我不动,看得好笑的贺存上前将人抱走。
被解救了的贺子文劫后余生般松了口气,顺势抱着贺子文的脖子,“爹爹,好多好多虫虫。”
“嗯,回头找点药打一下。”虽然他觉得无伤大雅,但也不能就这样放任那些虫子就这样吃下去,搞不好虫越来越多,后面人都吃不成菜了。
水稻已经扎根迅速成长,一个月的时间过去,水沟里的小龙虾也长了不少,引进活水后,原先水渠里的小鱼、小虾全都成为了它们的食物,尤其是之前繁殖颇多的小螺蛳早已成了它们的口粮。
为了早日吃上蒜泥小龙虾,贺存又从009那里购买了一袋饲料,给撒了下去,人工饲养的春季小龙虾一般进过2-3个月的养殖就可以上桌子了,但照贺存这样放养的,再来两个月只怕还不能上餐桌,这样想着,手里的饲料一把一把的撒出去,就没停过。
看着一水沟的水虫子,抓住半把有机饲料的贺子文看着水中着红色大袍的小龙虾举着钳子在水里爬来爬去,嚣张至极。
手中的饲料撒下去,无数小龙虾争先恐后的挤上去,唯恐吃食被一抢而空。
撒到哪里小龙虾就举着钳子游到哪里,无数饲料丢入水中,他就看着那些水虫子在水中翻滚。
转了一圈后,贺存又带着人朝竹林里走去,新鲜的竹笋一茬一茬的冒出了头,在自给自足的乡下,村民们对这种野生的春笋并不在意,每年新鲜时蔬吃都吃不完。
但贺存对吃的一向敏感,这玩意儿不正好做泡椒竹笋,当个小零食绝对会遭到大家的喜爱,而且晒干了以后用来煲汤也是不错的。
嗯,还可以在这种竹林里圈养一批小鸡崽,搭上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棚子,竹林里的虫子都足够喂养鸡鸭长大了,这绝对是个稳赚不赔的创收项目,这样的话,他的养殖业也发展起来了。
这样规划着,贺存也分了点心思在上面,反正这段时间也算是农闲时节,除了每日下地看看庄稼、除除杂草,基本上是无事可做。
摘回去的小白菜炝炒一下,生菜和豆腐煮一个翡翠汤,再来一份凉拌,三个菜都收到了大家的喜爱。
水灵灵的小白菜、绿油油的生菜就这样上市了,贺存给里正家、林二婶、以及胖婶子家赠送了这种新鲜出世的叶子菜后,反响不错,尤其是以前没有的生菜,煮汤、凉拌皆是不错的选择。
不等贺存组织人手去县城卖蔬菜,每天和朱夫人在一起的贺心怡转头就以市价预定了地里所有的蔬菜。
等两个人来找他时,他才知道,这两人每天带着徐玉树留下的侍卫一天到晚都在挑选酒楼地址,以及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