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舟抬头,“娘,真的?”
“你也可以跟我们去洛阳,你想你三叔和外公外婆了,你爹再送你回来。”孟青说。
“可我走了,就没人教我认字了。”望舟纠结。
“那你留下陪你三叔,你想我们了,就让他派人送你去洛阳。”孟青说。
望舟不高兴,“我天天都想你。”
“你们今年去洛阳开义塾,明年是不是又要去汴州,后年再去怀州?”杜悯问,“二嫂,你们不能这样,在长安的时候你可说了,你们以后是跟着我走的。”
“那倒不会,等洛阳的义塾发展起来了,我们就回河清县,再去外地开义塾就安排仆从出面。”孟青说。
“也行。”杜悯松口了,他把望舟拽过来,“这个人质留给我吧。”
望舟不肯,他当即有了选择,“我要跟我爹娘去洛阳!”
“休想!没门!”杜悯不放,下一瞬,他示弱卖惨:“望舟,你要是也走了,河清县只有三叔一个人了,到了晚上,官署里只有我一个人,连个陪我说话的人都没有,多可怜啊!还有你外公外婆,你娘带走了你舅舅,他们姐弟俩跑了,你要替他们在你外公外婆膝下尽孝啊。”
孟青不参与,她去胥吏院找孙县丞,让他替她写几张收徒的告示,再让衙役替她张贴出去。
“学费二十贯?”孙县丞问。
孟青点头,“此次收徒的目标人群是商户,二十贯是个门槛,能拿出二十贯的人,出师后八成会选择自己开铺子。一年后,纸马店会在河清县和河阴县遍地开花,陶制明器和漆器明器的地位会随之下落。”
孙县丞一听,他积极地揽下这个事,“孟娘子,我这就安排衙役去贴告示。”
孟青道声劳烦,“孙大人,再麻烦你一件事吧,安排衙役去河阴县给赵县令送封信,我打算在河阴县再收五十个学徒,看他是否愿意配合。”
“行。”孙县丞答应。
赵县令收到信之后,他乘船来到河清县,在渡口遇上也要来找杜悯商议事情的齐镇将,二人一起前往河清县县衙。
赵县令是想请杜悯前去帮他镇场子,“杜大人,你现在威名了得,能否去北邙山下替我坐镇,条件任你提。”
“我做的,功绩归我。政绩考核时,你在文书里阐明我做了哪些事出了多少力。”杜悯明目张胆地说。
赵县令舍不得,他提出交换的条件:“河阴县可以帮你们重建浮桥,靠你们一县之力,不论是财还是人,都紧缺吧?”
齐镇将点头,“我今日来就是想跟杜大人商议建桥事宜,一里浮桥需要五百艘船,五月水患只抢下四十余艘残船,要凑齐五百艘,单靠县里的船工和木匠制船的速度,要等到明年年底,而朝廷责令我们今年年底要完工。”
“等朝廷拨的钱下来了,拿钱去附近州县买。”杜悯说。
“从外地运船过来,钱财就要吃紧了,如果县衙能贴补点,那就依杜大人的。”齐镇将说。
杜悯不想出钱,他还想留着钱整修河道,但白白出力为赵县令做出政绩,他又不甘心。
“我再考虑考虑。”他说。
等赵县令和齐镇将离开,杜悯找到孟青,询问她的看法。
“我还真有个主意,我听仓督说,县衙的仓库里已经装不下收缴的违制陪葬品了,你们不如转手卖了。你跟赵县令谈,你去北邙山山下拦截送葬队,收缴的陪葬品归河清县,你把陪葬品卖了不就有钱建桥了。”孟青说,“以后浮桥建好了,你还能把守桥检查送葬队的事推给齐镇将,这样就不是你一个人得罪人了。”
杜悯拊掌,“二嫂,你可真有主意。”
“我也不白出主意,收缴的陪葬品交给孟家纸马店售卖,卖出去了,我们抽二成利。”孟青早就打上了那些收缴的陪葬品的主意。
〓作者有话说〓
12点还有一更
第118章·第一百一十八章xhwx6\.c\om(xh/wx/6.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