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1 / 2)

朱颜不倚东风 风士 6744 字 4天前

第二十六章

定好新铺的营生方向,杜尚若便一头扎进筹备里。

夜里在烛火下又铺开素色绢布,蘸着颜料细细描绘新纹样,一口气便画了四种花样。白日便伏案勾勒店面装潢的图纸,梁柱的尺寸丶货架的排布都细细标注,反复修改。

她特意在图纸上标注,要把铺子靠里的角落隔出一方小天地,铺上软乎乎的棉垫,摆上几个绣着小熊丶小兔的布偶。

若是店里有能让孩子安心待着的地方,做母亲的也能更从容地挑选布料。

韩卢瞧见图纸上那方小角落,没再多说旁的,只默默接过装潢的琐事。亲自去木料铺挑最光滑无刺的木板,又叮嘱绣娘把布偶的针脚缝得细密些,免得小孩扯坏会难过。

有时杜尚若伏案画花样到深夜,抬眼便见他端着温好的牛乳进来,碗边还搁着一块桂花糕。

她低头喝着牛乳,眼角余光瞥见他站在桌边,又把窗缝掩了掩,心里便泛起一阵软。

他从不催她给两人的关系定个名分,却把在意藏在每一个细节里。

她画图累了时,肩颈发僵,他便默默替她揉按发酸的肩颈;在她踩着凳子贴窗花差点摔着时,稳稳托住她的腰,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紧张:「我来就好。」

这些杜尚若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她半夜醒来看见韩卢还在灯下算装修的账目,眼下的青影比前几日又重了些,指尖在账本上细细划过,算得认真,有时皱着眉揉一揉发酸的眼睛。

她鬼使神差地走过去,递上一块温热的帕子:「别熬太晚,身子要紧。」

韩卢抬头时,眼里还带着刚从账本里抽离的茫然,瞧见是她,瞬间亮了起来,接过帕子擦了擦脸:「快算完了,你先去睡,别冻着。」

他答应她的话从不说假话,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便把账目收妥,熄了烛火休息。

杜尚若看到他房间熄了灯才安心睡下,忽然想起从前在袖红楼的日子,她画花样时他要守在旁边替她磨墨的心情。

日子过得快,新铺的装修渐渐收尾,杜尚若偶尔去铺子里查看进度,难免会在巷子里碰到王婶。

她刚从布庄出来,就被王婶拦了个正着。王婶手里挎着个菜篮子,脸上堆着笑:「杜姑娘啊,前几日跟你说的,考虑得怎样了,巷尾有个林书生??。」

换作从前,杜尚若或许还会含糊应付,左右推搪过去。可此刻想起韩卢熬夜算账目时的模样,眼睫垂着倦意,却仍一笔一画核对得仔细,连眉峰都绷着认真。

心口像是被那暖黄的灯影烘了烘,竟生出几分从未有过的笃定,她抬眸时,语气里藏着连自己都未察觉的郑重:「王婶,多谢您的好意,只是我已经定亲了,就不必你多虑。」

王婶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她会这麽说,转瞬,目光就像寻着了新目标,落在刚从布庄里走出来的韩卢身上,笑容又热络起来:「那杜公子呢?杜公子总还没定吧?我家侄女模样周正,性子又软和,跟您再般配不过??」

话还没说完,就见韩卢迈开步子,几步就走到了杜尚若身侧,对着王婶微微颔首:「王婶,我已有心上人。这辈子,有她一个就够了。」

「这丶这真是??」王婶张了张嘴,愣在原地半晌,才讪讪地搓了搓手:「是我多嘴了,那我就不瞎操心了。」後来再在巷子里碰到他们,王婶果然没再提过半句说亲的话,显然是彻底歇了这份心思。

等王婶的身影拐过巷口,巷子里只剩下他们两人。韩卢转过头,看着杜尚若似笑非笑揶揄道:「你甚麽时候定亲的?我怎麽不知?」

杜尚若被他问得脸颊倏地就热了,慌忙错开他的目光,故作镇定道:「不过随口应付罢了,总不能一直让王婶惦记着。」她嘴上这麽说,心里却有些发慌。方才说定亲时,她脑子里闪过的,竟全是韩卢的模样。

韩卢看着她泛红的耳尖,像沾了层胭脂似的,心里像是被羽毛轻轻挠了一下,又软又痒。

他往前凑了半步,两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近了,见她还低着头不看他,他半蹲下来,抬头看她:「那??姐姐若是真要定亲,跟我定亲可好?」

他声音褪去了方才的揶揄,多了几分认真,又藏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试探。

杜尚若撞进韩卢的眼睛里,那里面清清楚楚地盛着她的影子,还有满满的期待。

心跳得越来越快,她慌乱地移开目光,瞥见不远处的布庄:「我丶我好像忘了东西在铺子。」

说罢,她几乎是逃一般地转身,快步往铺子的方向走。甚至不敢回头,只觉得背後那道目光还落在自己身上,烫得她连耳根都热了。

韩卢站在原地,看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嘴角却慢慢勾起一抹笑意。他没急着追上去,徐徐跟在她身後。

日子就这麽不紧不慢地过着,转眼两个月过去,新铺子终於要开张了。

开张这天,天刚蒙蒙亮,韩卢和杜尚若早早起身前往铺子。

市集开始热闹起来时,巷口就涌来不少人,有听闻布料新奇特意来的,也有被门口热闹吸引的街坊,一拥而入,瞬间把铺子挤得满满当当。

门口的红灯笼在风里晃悠悠的,门帘一掀,底下刺绣的小松鼠便露了出来,松鼠捧着松果,针脚细密,眼睛用黑绒线缀着,瞧着活灵活现。

几个跟着母亲来的小孩立刻凑上前,小手指着门帘叽叽喳喳,目光好奇地看向店里。

最热闹的还是那个小角落,几个孩子抱着布偶坐在棉垫上,指着墙上挂着的样板衣说哪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