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各方态度(2 / 2)

让大明重新伟大 月麒麟 2656 字 13小时前

现在想来,如果这边言官,真的是被传奉官逼的忍无可忍,天怒人怨的话,早在成化朝,就闹起来了,哪会等到他上位。

可如果说,这次的风波,是刘健和徐溥一明一暗,联手推动的话,那麽,一切就说的通了。

不过,从朱佑樘对徐溥的了解看来,他是个聪明人。

要论政治手段,徐溥要比刘健高明的多,所以不出意外的话,他现在应该已经察觉到不对劲儿了。

否则的话,那场清流聚会,李东阳和王质,也不会去而复返了。

别人暂且不说,但是至少李东阳,经过上次的召见之后,肯定是明白朱佑樘的意思的。

既然他私下和徐溥见面了,不可能不提醒对方。

与之相较之下,反倒是徐溥没有将谢迁一起纳入到小团体中,让朱佑樘有些意外。

要知道,上次李东阳和谢迁两个人,是一同被召见的,从谢迁近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也在默契的和李东阳打配合。

虽然他和张峦有所来往,上奏谏阻选秀的事,让朱佑樘有些不满,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在打孝道这张牌。

所以按理来说,徐溥既然找了李东阳,应该也不会漏了谢迁才对。

但事实是,谢迁明显是被排除在外了……

心中默默的将这所有的信息都过了一遍,朱佑樘的目光缓缓落在眼前那份早就被处理过的奏章上。

不出意外的话,这整件事的节点,应该还在李文祥的身上!

「万安,刘健,徐溥……」

口中轻轻的重复着这几个人的名字,朱佑樘的眼神当中,蓦然闪过一丝神采。

作为弘治朝的第一次政治厮杀,就让他来看看,这些老臣新秀们,到底能有多少手段吧!

似乎是为了印证朱佑樘的想法,就在第二日,一大批的奏章,就摆上了他的案头。

不出意料的是,这些奏章的内容,几乎全部都和李文祥有关。

只不过不同的是,从题奏的方向来看,可以分为两个。

一个以吏科给事中王质为代表,偏向于替李文祥求情,承认李文祥言辞不妥,但认为朝廷应当优容言路,主张将李文祥从轻发落,贬黜即可。

至于另一个,则是以监察御史汤鼐,奏章当中,直指以万安为首的内阁众人,蛊惑君上,挟私报复,弹压科道,无法无天。

从数量上来看,后者明显要多于前者。

朱佑樘翻了一遍,很快发现,这次上奏的人虽然仍旧是以清流科道为主,但是,参与的人却已经不局限于这些人了,而是隐隐有扩大的范畴。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朝堂上这段时间积蓄起来的情绪,已经快要压不住了。

既然如此,那不妨就再加把火吧……

将奏章推开,朱佑樘思索片刻,道。

「把这些奏章送到内阁,另外,将李文祥召到左顺门,让覃吉和内阁一起过去,命其自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