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根据此前搜集的信息来看,刘健等人被召见,不出意外,也是为了此事。
这也就意味着,从那个时候起,天子就已经开始布局了。
尹直没记错的话,当时召见的时候,天子明确表达了,对李文祥擅议先帝政令的不满,但是,却又没有决定好要如何处置此人。
那麽这种情况下,接下来会如何发展呢?
李文祥的奏章,本是为了重开风闻言事,替言官争取利益,所以,以科道为根基的清流,肯定是要回护他的。
与之相对的,在新旧势力争锋的前提下,内阁这边则必然会倾向于从重处罚,以震慑科道。
所以说白了,这个双方矛盾的爆发点,恰恰就是源于天子的那两次召见。
而且,这件事交到了内阁的手里,李文祥又岂会有其他的结果?
尹直的头上,霎时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没想到,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竟然如此心机深沉,算无遗策。
这让他不由有些后背发凉。
然而,他的这番反应,却让刘吉摇了摇头,道。
「尹学士不必如此恐慌,陛下并非全知全能的神仙,依我看来,今日之局面,虽在陛下意料之中,却也并非是早已算计好了的。」
这话说的有些前后矛盾,让尹直不由有些疑惑。
「此言何解?」
于是,刘吉道:「我的意思是,陛下早在当初召见我等时,便已经算到,李文祥会成为双方角斗的着力之处,也知道万安肯定会坚持重罚,但是,最终到底是何结果,李文祥到底是贬官,还是革除功名,又或者是更严重的处罚,陛下也只是顺水推舟而已。」
尹直这才明白过来。
怪不得刚才刘吉说,李文祥到底是何结果,天子并不在意。
说到底,天子看重的,其实是双方斗法的结果。
只要这个结果符合天子的预期,那麽,李文祥到底最后怎麽处置,其实无关紧要。
那麽,天子到底想要什麽呢?
「如此说来,陛下这段时间,是在默许万阁老打压科道?」
尹直想了想,试探着问道。
既然李文祥不重要,那麽就证明,真正重要的,是李文祥之事带来的影响。
李文祥是因上奏,而被革除了功名,加上他上奏的内容核心,又是为了风闻言事。
所以,他被严惩,其实本质上来说,就是在打压科道的士气。
这个结论倒是也合乎逻辑。
毕竟,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刘健等人利用科道势力,疯狂的攻讦朝中大臣,并非出自于天子的本意。
手底下的人不听话,天子肯定是要给些教训的。
只是如此一来……
「次辅大人,照这麽说的话,你觉得陛下心中,还是倾向于我等的?」
犹豫片刻后,尹直还是张口问出了,他最想问的这个问题。
说到底,对于尹阁老来说,他现在最关心的不是那些七七八八的弯弯绕,而是到底能不能保住自己的权势地位。
但可惜的是,面对他期待的眼神,刘吉到底是摇了摇头,道。
「若是如此的话,上次群臣为李文祥上奏说情的时候,陛下就该下旨训斥,何必要再让李文祥到左顺门自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