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边患(1 / 2)

让大明重新伟大 月麒麟 2457 字 15小时前

又是一次早朝上,不出意外的是,随着汪直重新担任御马监的消息传出,朝中的许多御史言官,再次有些按捺不住,纷纷开始上奏要求罢黜汪直。

不过,或许是此前的那次朝会给他们的印象太过深刻,所以这次,这些人倒是也都不敢太过分,基本上还是以递奏本为主。

至于朱佑樘的处理方式也很简单,朝会上有人上奏,他就只说一句知道了,既不答应也不反驳,然后等下朝之后,让司礼监将通政司送来的,有关汪直的章奏,都一股脑的丢到内阁去。

而内阁这边,刘吉也充分发挥了自己作为首辅大臣的主观能动性,将这些章奏通通都拦了下来,压在犄角旮旯里头,也不票拟也不批驳就这麽放着,算是内阁版的『留中』,一副我装看不见就不存在的架势,让那些言官们一阵无奈。

要知道,虽然说内阁并不可能像真正的留中那样,让奏章石沉大海,但随随便便的拖上一个月半个月的,却不是什麽难事。

毕竟,朝廷政务繁多,哪些属于紧要的事务,哪些要稍放一放,票拟的顺序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内阁来决定的。

要是换了别的时候,言官们还能以此为由弹劾内阁故意压制言路,但这一次,谁都看得出来,最不想让言官们纠缠汪直一事的,其实就是天子自己。

所以,这些言官们除了等着,就只能是继续一份份章奏往上呈递,直到把事情闹到让内阁不敢再压,让天子并不能再装看不见的程度。

嗯,反正其实就一句话,不管是内阁还是言官们,用的都是老手段。

那句话叫什麽来着,人教人教不会,事儿教人一次就会。

经历过上次的朝会之后,所有人都意识到,往年留存下来的旧规矩还是有道理的,不到万不得已,那种极端的对抗形式还是不要用的好,否则最终的结果只会是谁也不想见到的两败俱伤。

不过,尽管围绕着汪直的事,朝堂上的各方势力都被牵动着有了动作,但对于朱佑樘来说,这却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如果说此前处置李孜省一党,裁汰传奉官本质上是为了整饬成化朝后期颓靡的风气,同时为了给自己这个新天子立威的话。

那麽这次重新启用汪直,就着实是和朝政没有什麽太大的关系。

这也是朱佑樘懒得自己动手,而是索性将其交给内阁来解决的原因……朝堂上的事太多,那些科道言官们总是会因为各种原因炸毛,而作为皇帝,不能被大臣们牵着鼻子走,这是首要的原则。

所以,对于朱佑樘而言,这些言官们要闹就让他们闹,只要不妨碍他做正事,就让内阁去解决。

至于他要做的正事,自然就是,制定接下来马上要到来的,弘治朝的大政……

乾清宫中,戴义匆匆走了进来。

「皇爷,这是通政司刚刚送来的奏章。」

一摞文书被摆在了朱佑樘的案头,与此同时,戴义从最上头拿起了其中两份,单独放了出来。

「这两份,分别是兵部屠尚书和内阁徐阁老的章奏,俱是承旨言国事利弊之奏,照皇爷吩咐,送到通政司的第一时间,奴婢就带过来了。」

闻言,朱佑樘立刻就打起了精神。

自从上次召见阁部大臣,给他们下达任务之后,这几日陆陆续续的,这些大臣们基本上都已经上了奏章论述自己对于国家大事的看法。

其中,唯独徐溥和屠滽的奏章迟迟未至,所以,朱佑樘一早就交代了司礼监,若有他们的奏章的话,第一时间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