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聊这麽开的吗
朱佑樘问的是汪直,但是刘健答的却是西厂的危害。
看似答非所问,可其实却已经很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又或者说,是现如今大多数朝臣的态度。
不过,或许是因为刘健对眼前的天子已经有了新的认识,所以,在这些普通的观念基础上,刘健还是展示出了他不同于平常的,在被人视为迁腐的理念之上,落在现实里的东西。
一句汪直不是个好宦官,但却是皇帝用的顺手的宦官,便可看出,在政治眼光上,他并不逊色于其他的官员。
不过对于这个回答,朱佑模显然是不满意的,或者说,是没那麽满意的。
他站起身来,走到亭子旁,看着仍旧被残雪覆盖的花园,刘健也随之起身,跟了上去。
「不瞒先生,朕这些时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治国当以何为本,或者说,这大明朝,到底是谁的大明朝呢?」
朱佑模没有回头,而是继续提出了一个更加宏大的命题。
刘健微微一愣,但很快便接话道。
「回陛下,治国自当以百姓为本。」
这句话所有的儒家士大夫都不陌生,刘健几乎是没怎麽考虑便脱口而出。
但是,他说完之后,却发现朱佑堂转过身来,目光颇为复杂的看着他。
摇了摇头,朱佑堂道。
「治国当以百姓为本,这句话朕从小到大听过不少,先生是朕的老师,那今日朕便问先生一句,所谓以百姓为本,是应当利民还是应当愚民,疲民?」
刘健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他实在是有些不明白,天子为什麽要在这些显而易见的事情上一直纠缠不放。
「陛下,以民为本,自然是当利民,安民,唐太宗有言,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安定方有社稷稳定,纵观历朝历代,凡是横徵暴敛,苛待百姓的朝代,无一不不是自食其果,王朝败落,臣不知陛下对此因何有疑?」
话到最后,刘健的语气当中,又下意识的多了几分严厉。
然而对于他的说法,朱佑堂却摇了摇头,脸色略显冷然。
「先生这番言辞,有些前后矛盾,难道不觉得呢?」
刘健一愣,有些不知所措。
见此状况,朱佑槿道:「先生说要以民为本,利民,安民,但又说,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先生的言下之意其实是,以民为本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要保住君这艘船,
不被民这汪水而倾覆,不是吗?」
这话一出,顿时让刘健沉默了下来,只见他双眉紧紧的绞在一起,内心当中明显在做了激烈的斗争。
短短的片刻之间,他的额头上,都已经渗出了点点汗水。
是啊,如果说他们所做的一切,真的都是以民为本,为了百姓苍生的话,那麽,为何还有所谓民为水,君为舟的说法吗?
所以,自己竭力维护的,到底是百姓,还是朝廷,亦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皇帝?
这个想法冒出来的时候,刘健自己都吓了一跳。
多年根深蒂固的儒学教育,让他在冒出这个想法的第一时间,就紧跟着生出了大逆不道四个字,进而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感。
但是,与这种排斥感伴随而生的,却是深深的疑惑。
他的感性上在不断抵抗这种想法,但是,理性却无法解释这中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