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书肆
万万没想到,作坊能激活另一个系统。随着分值的增加,系统也在不断优化进步,如今已完全看不出曾经是个攻略系统了。
祝明璃表面镇静,再三确定作坊没有疏漏点后,才上马车回府。
一进马车,她就迫不及待地点开了作坊系统。
【作坊等级:lv0(草创未就)】
【作坊人数:35(劳动力低下)】
【生产效率:20%(上手真难)】
【作坊隐患:黄灯】
祝明璃点开作坊隐患,发现是【居住条件差,雇工易感病】。对许多人来说,在这个世道,能给他们一间屋一口饭,已经足够仁善了,现在若是大兴土木,万一惹眼就不好了,只能慢慢改善。
系统下方还有个【查看雇工属性】,点开和主仆系统类似,里面写着姓名和忠诚度。目前忠诚度都在90%上下,这个数值可不低。
祝明璃猜测,一是因为杨喜娘挑选得好,二也是因为这些人苦了太久,如今能有人愿意拉扯他们一把,他们自然会感激不尽。
这个系统倒是挺有用,田庄离沈府太远,祝明璃往返费时。有这个系统在,足不出户,也能简单查看作坊情况。
再点开【奖励礼包】,里面的图纸和书籍可太有用了,祝明璃反而不敢轻易使用。她现在缺的知识很多,光是“犁刀”“铁搭”“江东犁”都能兑换三个图纸,解决开垦荒地的困难。
但她已被商人思维浸透了,十分精打细算,每一项都想用在刀刃上。
书籍也是,前面还加了个定语“薄本”,想要个百科全书是不可能了。这些礼包既然和作坊捆绑,祝明璃猜测系统是借鉴了某些经营游戏,图纸应当是作坊用于生产的图纸,书籍应该也是什么某某木制品制作与拼装说明书。
不过既然到了她手上,怎么用可以灵活变通一下。
今天完成大事一件,祝明璃心情愉悦,回到城内,没立刻回府,而是先绕到长兴坊视察一下食肆。
两间窄小的铺面,却是祝明璃的主要来财路子。只是如今买香料、请匠人、修作坊又砸了一大笔银钱进入,林林总总的加起来,她的资产又快要归零了。
做生意就是这样,没有投入就没有收获。
两件铺子在坊内算最热门的点,客流量还不错,旁边的铺子沾了光,也有客人顺道买点东西,只是和食肆比起来,生意便显得有些惨淡。
之前那样捡漏一个店肆全靠运气,想要继续扩大食肆店面比较难。
如今食肆已走上正轨,她没以往那么操心,精力多出来,就可以朝别的铺子下手啦。
手下的书铺、布帛肆入账平平无奇,和经营不善的药铺相比,账面还算好看的,所以祝明璃一直没有分出心神经营这两家。
她吩咐车夫,先去书铺看看。
祝家是清流,实在是算不得富裕,留给她的嫁妆铺子确实不多,和沈府产业比起来不值一
作坊主,想要发明活版印刷术大批量制书实属异想天开。既然有成熟的印刷行,何不用它,左不过是出钱罢了。
掌柜面上露出感叹神色,恭恭敬敬应:“是。”
想想两个小官员阿兄,祝明璃也是头大,这俩人真是把清流践行到底,指望他们为怀念阿翁出一份力也不可能了。
她放下书,又在书肆里绕了一圈。
还有些空间,这么好的地段,可不能浪费了。
“得琢磨些别的营生。”她嘀咕道。
掌柜年岁大,耳背,半点没听着。
祝明璃觉得店肆配老头掌柜的搭配很熟悉,走到掌柜跟前:“你可有孙女或者外孙女?”说不定能再给她掉个阿青呢!
掌柜都要怀疑自己听错了,见祝明璃在等他的答案,不确信地回答:“有倒是有,只是长女嫁到洛阳,家口不在京城。”
祝明璃略感失望:“那你在此操持数十载,可有人帮衬?或是有儿女在跟前习学?”退而求其次,如庄头儿女那般也行。
提起这事儿,掌柜布满皱纹的脸露出几分愁苦:“曾有的……前些年染病去了。后来也招过人手帮工。至于儿女,并未随我习这商贾之事。”
祝明璃只好再问:“招工几人?”